找到相关内容859篇,用时22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理净法师答:明白了外镜是心的显现,下一课做什么?

    心所现时,就要依此而修观,体悟“法唯识所现”的真理。只有理论上的明白不能解脱生死,要从自性上去修观、体悟到这一真理时才能放下一切。“修观”的方法很多,...rdquo;,中观学主张“心境俱空”。在唯识宗看来,世间一切万物皆是“心识”的显现,所以说“法唯心”。其目的是让人们认识到我们在...

    理净法师

    佛教问答|理净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17034282559.html
  • 讲座—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论坛举办《皈依的利益》讲座

    谈起,综合显密、融汇顿渐。他认为宇宙是“无始无终”的,没有起点与终点,因此无所谓宇宙的起源与创造之说。佛教对宇宙的诠释有“三界唯心,法唯识”之说,每一个有情众生,依着自己迷悟的深浅,而能显现出不同的...着十界苦乐的不同,然每一种心理状态人皆本有,迷时即堕六道,悟时则生四圣,此即法皆由心识所起。 最后,西安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办公室的赵宏旭主任对2009年度雁塔论坛作了总结。赵宏旭主任说,雁塔论坛自举办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慈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12/07295196189.html
  • 大乘起信论如来藏缘起思想之探讨

    超越根据,以及一切法之依止,我们可以追溯出起信论如来藏缘起之思想渊源。而从地论师与摄论师之不同见解,以及唯识宗"转识、成智"所面临的问题,在理论上,很自然地必趋向如来藏真心系统,因为顺着"三界唯心、法唯识"的思想发展,唯有肯定众生本具如来藏自性清净心,众生之成佛才有必然性,也唯有如此才可说一切众生皆可成佛。  2.在第二章中主要是就大乘起信论本身之义理,探讨其所构成之如来藏缘起思想,第一节主要在...

    尤惠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62655790.html
  • 从缘起论到解脱

    能够接受的。  2、基于认识论的解说  就佛教学说而言,基于认识论[vii]对缘起论的解说,乃是所谓的法唯识说。法唯识说,是根据缘起论的思想对人们执虚幻之法为真实的原因的具体说明。  法唯识,...客观实有的和主观臆想的存在。  法唯识说,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。唯识宗认为,无始以来,人即具有储藏与变现功能的阿赖耶识。阿赖耶识作为一种根本识,具有保存人们过去的记忆、经验和业的功能,是人们生存的根源...

    乔凤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91459098.html
  • 法眼门庭

    法器,有意接引,便指着庭前一块石头问道:“你寻常‘三界唯心,法唯识’,试问这块石头是在你心外还是心内”?文益回答说:“在心内。”于是桂琛提醒他:“你一个行脚人应该轻装上路,如何要安块石头在心里呢””...思想构成中,确实体现了理事回互、圆理于禅、三界唯心、法唯识的特色。他以“一切现成”为原则,主张“不著他求,尽由心造”,曾作《三界唯心颂》云 :“三界唯心,法唯识,唯识唯心。眼声耳色,色不到耳,声何...

    温金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4150120.html
  • 浅谈“三界虚伪,唯是一心”

    主流,与初期大乘的强调一切皆空思想不同。唯是一心在唯心和唯识两种说法,即三界唯心,或法唯识,对唯识唯心,经中并没有显著的差别,因而三界唯心即法唯识。这里的心和识具有统摄一切法的意义,而有真心﹑妄识的...分时,则达到真常不变,无所住的真心了。由此可知真常唯心论与虚妄唯识论,从法唯识,三界唯心的观点出发,最后所达到认识还是很相近,很一致的。这种万法唯心(识)的思想对后来佛教建立心性论的思想体系,对中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0554711.html
  • 越南二十世纪初“佛教振兴运动”中的唯识宗地位

    方法。  依靠“法唯识”观点来解释世界的倾向,虽然在世界佛教思想史上是没有什么新鲜的事,可是对当时越南环境中又是一个第一次出现的事。因此经了解唯识理论不得不通过玄奘和窥基对这一宗派材料的注解。  这两...。  对物与心的关系问题,参加讨论的一部分人的立场是有变化的,起初主张“法唯心”,后来又主张“法唯识”。“法唯识”主张虽然比“法唯心”主张是一个进一步的看法,可是事物还是事物,不由人的认识如何...

    阮才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3261384.html
  • 在越南20世纪初几十年代里“佛教振兴运动”中的唯识宗地位

    研究倾向虽然把迷信从佛学理论中排除出去,可是它仍然还是旧的观点,旧的修炼方法。   依靠“法唯识”观点来解释世界的倾向,虽然在世界佛教思想史上是没有什么新鲜的事,可是对当时越南环境中又是一个第一次...可是他不能超过历史中所碰到的难题,这就是物与心的关系问题和苦心与解苦的关系问题。  对物与心的关系问题,参加讨论的一部分人的立场是有变化的,超初主张“法唯心”,后来又主张“法唯识”。“法唯识”主张...

    阮才书(越南)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0469639.html
  • 阿赖耶识浅说

    第七识的“思量能变”的计度作用,生起“我”的执著;及前六识的“了境能变”的了别作用,攀缘第八识现行的种子而生起认识概念。于是山河大地,他人自我的概念由是而建立。所以说法唯识就是这个道理。   丁、识...识之义译有多种异名。有译作藏识。藏者,具有三种意义:   一、能藏:   能含藏一切事物之种子故。   二、所藏:   为法种子所藏之处。   三、执藏:   末那识攀缘此识为自我而坚执...

    暴流

    |阿赖耶识|唯识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00033720911.html
  • 与善友谈佛教与科学,自然与超自然

    首先,您是否同意,科学是建立在认识论上的,所有科学知识都是由人去认知、认可。换句话说,离开了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感官,科学便无从谈起。因此,科学即是唯识学。  佛教的唯识论,即法唯识,八识唯心...并非宗教。尽管佛教沿用了宗教的形式。佛教的法唯识,诸识唯心;此心即性,不是唯物主义哲学所说的“意识”,而意识只是心的一个属性。  另一方面,意识即是物质,是一非二。一切意识活动无不是以物质的形态而...

    明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3446761.html